郵箱:ygld888@163.com
地址: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大道1052號海翔廣場618#—620#
- 當前位置:
- 首頁
- >
- 新聞資訊
- >
- “雪勢洶洶”是一道城市治理的考題
同一份“考題”,有的城市“成績”好,有的城市則“錯漏”不少、丟了一些“關鍵分”,恰恰說明,“題目”雖然有點難,但絕不是無解的,而是“答題者”的水平有差異,平時在“功課”上的努力和付出不同。
1月2日以來,我國中東部地區連續出現兩輪大范圍、強降雪天氣過程,導致山西、江蘇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陜西、重慶等地遭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。新華社記者1月8日從國家減災辦獲悉,截至8日11時,這兩輪雨雪災害已造成中東部8省份21人死亡,237.5萬人受災。
當北方一些地區仍對初雪翹首以盼之時,南方一些地區已是“雪勢洶洶”。如果說暴雪這種惡劣天氣也是一種考驗、一道考題的話,那么各地交出的答卷并不一樣,“答題”結果可謂喜憂參半。
喜的是,有的地方應對暴雪從容且高效,比如江蘇南京因“一夜雪無”成了“網紅”,居民出行和城市運行未受影響。憂的是,有的地方疲于應對、損失不小,比如安徽合肥16處公交站臺頂板倒塌,造成多人傷亡,另有鄉村小學教室被雪壓塌等。新華社的報道顯示,暴雪災害已造成安徽18人死亡。再如陜西西安,第一場暴雪過后交通幾乎崩潰,不少人徒步上班。
應該說,惡劣天氣造成經濟損失、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影響在所難免,包括有群眾需要轉移安置、水電基礎設施可能受損、農作物可能受災、一些生活用品可能出現短缺、人們出行可能受到影響等等。問題的關鍵在于,這些損失都是不可避免的嗎?有沒有可以減輕、預防的空間?同一份“考題”,有的城市“成績”好,有的城市則“錯漏”不少、丟了一些“關鍵分”,恰恰說明,“題目”雖然有點難,但絕不是無解的,而是“答題者”的水平有差異,平時在“功課”上的努力和付出不同。
從上述喜與憂的對比之中,不難得到一些啟示。
南京為什么能成為“網紅”?這得益于其及時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并且真正發揮了作用。報道顯示,從收到即將迎來暴雪天氣的氣象預警起,該市便要求各單位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,做好掃雪防凍人力、物力、機械的準備。“一夜無雪”的背后是幾萬環衛工人、城管隊員不眠不休的辛勞付出,是組織得力、落實給力、齊心協力,是各方人員、物資的科學有序高效調配。
一些城市抵御暴雪的“答卷”為什么令人遺憾?銀裝素裹的驚喜為什么旋即成了吐槽和抱怨?因為平時“學習”不上心,導致個別“功課”成了“瘸腿”。同樣是公交站臺,為什么有的塌了有的沒塌?同樣是暴雪堆積,為什么有的地方和單位能夠及時派人清理,有的卻“呆萌”地要等雪停了再說,甚至雪停了還不知道要做什么?
城市公共治理中有一種管理制度和機制不可或缺,即應急響應機制。它是針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而設立的應急方案,目的即將突發公共事件的損失減到最小。而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災害、事故災難、公共衛生事件、社會安全事件等。在諸如地震、防汛抗旱、禽流感疫情、重大交通事故等情況下,各地都會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。此番暴雪各地也都啟動了一級響應,但有些地方的響應顯然沒有充分發揮出作用——是方案本身不夠細致科學,還是具體落實得不到位?或者不同隊伍和力量之間配合不夠?問題到底出在哪些環節上,應該調查清楚,且應及時整改。因為,暴雪可能還會來,其他的突發公共事件也可能隨時來敲門。
進而言之,城市治理、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都要有危機意識、超前意識,不僅要懂得未雨綢繆,更要把綢繆的每一個環節、細節都安排妥當、考慮周全,還要有適當的演練,查缺補漏。
打個比方,高考前不是還有幾次模擬考試嗎?意義就是多幾次事先演練,查漏補缺,別等到高考那天才發現很多問題還沒學懂弄通,那怎么可能考出好成績?城市治理也是一樣道理,不管風霜雨雪、陰晴冷暖,只要應對機制完備、組織高效、各方守土有責,完全可以做到“兵來將擋、水來土掩”。
下一次“考試”,希望更多的城市都能交上一份讓公眾滿意的“答卷”。
文章來源:工人日報